目 錄 一.實現分區計量信息化 二.實現管網漏損分析 管網漏失分析▼ 漏失月報▼ 產銷差分析▼ 三.實現流程管理數字化 四.結論 構建水務計量大數據分析平臺,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管網漏損進行在線分析和跟蹤監測,量化水量平衡構成要素,為指導管網檢漏補漏,制定整體的降差策略和產銷差考評指標提供數據支撐,建立長效的閉環的漏損率管控機制.下面以某大型水司的實踐案例,分享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管控的探索與收獲. 一.實現分區計量信息化 2019年以前,某城市供水系統的近四分之三分區計量數據沒有自動上傳,先后由不同廠家建立的多個計量數據遠傳系統基本處于并行狀態.因此完成未上傳的計量數據采集,整合現有的遠傳計量系統數據,建立統一的計量信息大數據分析平臺,是實現漏損率“智慧”管控的基礎.水務集團將供水管網劃分為一次供水管網和二次供水管網兩大維度,進行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的管控和降差工作. 二.實現管網漏損分析 本文重點介紹利用“夜間最小流量法”,分別對“一次壓”分區和“二次壓”分區管網漏失進行在線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水平衡其他構成要素進行量化,對區域產銷差作出評估,指導降差工作. ?典型案例分析? ? ? ? 2020年6月1日發現某小區的二次加壓小區漏損率排在了排行榜的前面,經計算該小區管網漏失量為每小時28噸,經現場勘察發現M棟樓的南側有漏水點,6月4日該漏水點修漏完工,漏失水量由每小時28噸下降到20噸,日節水量8×24=192(噸). 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管網漏損分析智能化??? ?二次壓供水漏損分析首先是從二次壓管網物理漏損入手的,將每個獨立的二次加壓供水小區作為一個獨立計量分區,根據夜間最小流量法對管網漏失水量進行量化核算,再以此為基礎對其他漏失構成要素進行分解. 管網漏失分析▼ ?以不同角度整體展現了在一定時區內管網漏失多個層級的統計分析結果.通過對比和考核各營業分公司管網漏損變化情況和開展降差工作實際效果,以指標為依據,用數據說話,實施遞進式的評價考核方法,實現漏損率管控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不斷提高“降損”與“控損”開展的系統性與實效性. 漏失月報▼ 漏失月報是以泵站為單位,以月為周期,按日統計匯總所有泵站分區的漏失數據,同時也具有對重點關注的泵站標記狀態,集中顯示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基層部門查漏的工作效率. 產銷差分析▼ ?? 產銷差是以泵站為獨立分區按月進行核算的,依據水平衡原理,從多維度考核供水效率,分析量化水平衡構成要素,并利用供售差率排行,展現以泵站為單位二次壓分區的總的水量損失占比,為開展整體降差工作提供支持. ? “一次壓”分區計量是以原有的城市供水自然經營區域為基礎,以水廠出口和各經營區域間加裝流量計,以各區域供水計量點進出平衡為原則核算各區域水量.”一次壓”分區的漏失計算/產銷差計算原理和方法與”二次壓”相同,因此不再做過多贅述. 三.實現流程管理數字化 ?“降損”與“控損”是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這項工程不但要有先進的技術手段/科學的評價體系和明確的績效考核目標,還需要有效的管理流程,將整個過程的各部門各環節鏈接起來,并形成閉環式管理. 四.結論 經過努力,水務集團從2019年以來,漏損率管控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智慧水務建設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 ?為優化城市的供排水管理,萊立佰將目光精準聚焦于城市水循環的各個環節,為城市量身打造智慧平臺,達到智能控制,無人值的廠站建設目標,全面提升管網輸配管理和生產調度水平,確保供水系統安全經濟運行.優化線上服務,讓客戶少奔波,讓服務更到位.